2025年世界肺结核病日
2025年3月24日,我们将迎来第30个世界肺结核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全面行动、全力投入、全民参与、终结结核”,旨在呼吁全球共同努力,终结肺结核这一古老的传染病,为全人类创造一个更加健康的未来。
肺结核(Tuberculosis,简称TB)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影响肺部,但也可能侵犯其他器官。尽管现代医学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但肺结核仍然是全球十大死因之一,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和资源匮乏地区。
肺结核的传播途径: 肺结核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当患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会释放含有结核菌的飞沫,他人吸入后可能感染。因此,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咳嗽时遮掩口鼻,是预防肺结核的重要措施。
肺结核的症状: 肺结核的常见症状包括持续咳嗽(超过两周)、咳痰、胸痛、发热、夜间盗汗、体重下降和疲劳。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
肺结核的诊断与治疗: 肺结核的诊断通常通过胸部X光、痰液检查和结核菌素试验等方法。一旦确诊,患者需要接受长期、规范的抗结核治疗,通常需要6个月以上的疗程。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不仅可以治愈患者,还能有效防止疾病的传播。
预防肺结核的措施:
接种卡介苗:卡介苗是预防结核病的有效疫苗,尤其对儿童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保持室内通风、避免与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
增强免疫力: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有助于增强免疫力,抵抗结核菌的侵袭。
肺结核知识小贴士
结核菌的潜伏期:结核菌感染后,可能进入潜伏期,此时感染者没有症状,也不具有传染性。但如果免疫力下降,潜伏的结核菌可能重新活跃,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
耐药性结核病:由于不规范治疗,部分结核菌可能对一线抗结核药物产生耐药性,导致治疗更加困难。因此,患者必须严格按照医嘱完成全程治疗。
结核病与HIV:HIV感染者由于免疫力低下,更容易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因此,HIV感染者应定期进行结核病筛查。
全球共同努力: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终结结核病战略”,目标是到2035年将结核病发病率降低90%,死亡率降低95%。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全球各国政府、医疗机构、非政府组织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让我们携手行动: 在这个世界肺结核病日,我们呼吁每一位师生积极参与到结核病的防治工作中来。通过提高认识、加强预防、及时治疗,我们可以共同终结结核病,为我们的下一代创造一个更加健康、美好的未来!
让我们共同努力,终结结核病,共创健康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