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传媒学院听课制度(修订)

为了进一步强化教学质量监控,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增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学习,促进教师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推进教学质量持续提高,特制定本制度。

一、听课形式与要求

(一)各级领导听课

1.校级领导定期深入教学一线,了解和掌握教风、学风情况。校长、书记、分管教学副校长每学期听课至少10学时,其中至少听1学时思政课;其他校领导每学期听课至少4学时。

2.二级学院院长、副院长除了完成督导听课任务外,还应全面了解和掌握所属学院的教学,每学期学院内听课不少于8学时;学工负责人应全面了解和掌握所属学院学风情况,每学期学院内听课不少于10学时。

3.各系(部)作为教学活动、教学研究、教学组织及管理的最基层单位,系(部)主任应对其所属教师的教学情况全面了解,并组织进行经常性的交流、提高。系(部)主任每学期要完成督导听课任务对系内全体教师进行听课。此外,系(部)内的重点听课不少于4学时。

(二)督导听课

学校设立教育督导组,组织校级督导员开展听课。督导每学期必须认真完成督导处安排的听课任务,做到及时反馈听课、评课的意见,帮助教师提高授课水平。

(三)教务处听课

教务处处长作为全校教学工作的计划、组织、实施和管理部门负责人,应及时了解教学情况,应对全校教师的教学情况比较清楚。根据教学管理和师资调配的要求,对新入职的教师、青年教师、教学问题较严重的教师展开听课。

(四)“青蓝工程”听课

为帮助青年教师、新教师的成长,学校实行“青蓝工程”,以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与新教师结对为基本形式,目的是发挥优秀骨干教师传帮带的作用,促进新教师教学水平等多方面的提高。要求蓝方教师与青方老师互相听课,蓝方教师每月听青方教师课程不少于1学时,青方教师每月听课不少于2学时。

二、听课方式

听课方式分为随机听课、诊断性听课和公开课。校领导、督导采取随机听课,学院院长、系部主任、青蓝双方、教师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听课对象,随机听课或重点听课。诊断性听课是对于教学效果差的教师,要组织教学督导、院长、系主任进行诊断性听课,帮助其查找问题,改进和提高教学水平。公开课听课是指学校、二级学院组织的示范课、观摩课。对示范课、观摩课采取集体听课、集体评议的方式进行。

三、听课管理

(一)听课

每次听课时间不应少于1学时(45分钟),不得迟到和中途离开,每次听课按要求认真、详细、实事求是地将听课反馈评价填写在《辽宁传媒学院听课评价表》上。

(二)评价

依据“公平公正、实事求是、综合评价、重在提高”的原则,根据我校各类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对所听课程进行客观评价。评价教师备课和讲授情况,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状态、教学效果和教学特色等,确定听课成绩。

(三)反馈

听课人员听课后应及时与授课教师交换意见,将对授课教师教学基本评价和建议反馈给授课教师。对听课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与职能部门(督导处、教务处等)反馈,以便及时解决课堂教学出现的问题。督导处每月末统计听课人员听课次数,编制督导听课工作专项总结,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布和反馈。

四、存档及结果使用

(一)存档

学校领导、校级督导员听课评价表在听课后上交,督导处负责完成相关存档工作。院级督导、系(部)主任、教师以及属于学校督导安排计划以外的听课,其评价表由二级学院进行整理、汇总、归档保存,并在期末向督导处上报听课工作总结。

(二)结果使用

课堂听课是学校了解教师教学状态的重要方式。听课评课意见纳入学校教师教学质量综合考核内容,是教师考核、晋升、职称评聘的依据之一。

五、说明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原有关制度同时废止,本制度由督导处负责解释。

 

                                                                                          辽宁传媒学院

                                                                                             2022年3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