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质量提升 共筑学术规范 ——辽宁传媒学院管理学院开展毕业论文指导技能提升培训会

2025年5月7日下午1点10分,辽宁传媒学院管理学院在管理楼206室召开2024-2025学年毕业论文指导技能提升培训会。会议由管理学院院长刘畅主持,学院全体教师参会。会议围绕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指导,旨在进一步规范论文指导流程、提升教师指导能力,确保2025届毕业论文质量再上新台阶。

聚焦痛点:直击论文指导核心问题

会议伊始,刘畅院长强调了毕业论文作为本科人才培养“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性。她指出:“毕业论文是学生四年学习的综合体现,更是教师教学能力的直接检验。面对新形势下学术规范与技术创新带来的挑战,指导教师需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履行职责。”

问题导向:靶向破解指导难题

        郝冰副院长结合近年来毕业论文抽检数据与答辩反馈情况,针对指导过程中频发的共性问题进行系统性剖析并提出解决方案:在“AI查重率”问题上,要求指导教师通过查重报告溯源分析AI生成内容,引导学生深化学术原创意识,明确技术工具与学术创新的边界;针对目录标题与正文内容脱节问题,强调一、二级标题需紧扣研究问题核心逻辑,严格遵循格式规范以确保框架严谨性;对于论文字数不足现象,提出终稿前集中补足、分段核查的要求,杜绝“注水凑数”或结构失衡问题;同时围绕论文内容表述的精准性、指导教师与评阅教师评分差异问题、脚注引用的规范性以及致谢部分的适切性等细节,逐一展开分析并提出标准化整改方案,通过多维度把控全面提升论文质量。

交流提升深化交流互动  共促质量提升

        在教师反馈环节,文化产业管理系王老师提出,部分学生在撰写文旅融合类论文时存在”理论深度不足”的问题,建议学院开设”学术写作工作坊”,邀请行业专家讲解案例研究方法。电字商务系李老师建议,针对跨境电商类论文,可引入”区块链存证技术”,实现论文写作过程的全流程追溯,确保学术诚信。信息管理系张老师提出,部分学生过度依赖AI工具导致论证深度不足,建议增设“文献精读工作坊 ”提升学生独立研究能力。

总结提升:强化责任担当 筑牢质量底线

         会议最后,刘畅院长作总结发言。充分肯定了此次培训会的务实性与创新性,她指出:“论文质量关乎学生未来发展,全体教师需以“三心”践行使命——对待学术规范要有“敬畏心”,指导过程要有“责任心”,帮助学生成长要有“仁爱心”。”她特别强调,在AI技术普及的背景下,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与独立研究能力”,避免技术异化学术初心。

 

 

撰稿丨金晓丹

三审丨郝冰 贺苗苗 刘畅

三校丨郝冰 贺苗苗 刘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