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领航 立德树人 | 艺术学院召开课程思政建设专项会议—探索艺术与思政融合新路径
随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深入落实,如何将思政教育融入艺术专业课程,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重要课题。4月9日下午,艺术学院在艺术楼308室召开课程思政建设专项会议。会议特邀马克思主义学院苏洁老师进行指导,由视觉传达系主任吴茜主持,院级课程思政工作室成员全员参与,共同探讨课程思政与艺术专业课程的融合新路径。
会议现场
视觉传达设计系副教授李泽老师分享了《设计心理学》课程案例,深入探讨在该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的重要性与实践方法。他提出,应将思政元素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课程,引导学生关注用户实际需求和心理感受。在设计中,要融入社会责任感和文化传承。李老师强调,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明白设计不止关乎产品外观与功能,更要重视用户体验。同时,他倡导关注老年人等弱势群体,鼓励学生设计富有同情心的产品,以此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和职业公德。
视觉传达设计系副教授李泽
马克思主义学院苏洁老师结合李泽老师的课程案例进行分析,充分肯定当下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她指出,艺术专业在将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融合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借实际案例激发学生主动性,做好价值观引领。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苏洁
在交流环节,成员组老师各抒己见。视觉传达设计系副教授王爽老师分享对课程思政的理解,她认为课程思政不是生硬灌输,而是要在专业课程中隐性渗透,强调通过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实现课程思政目标,重视其在培养学生价值观和职业道德方面的作用,突出课程思政的实用性与目的性。
视觉传达设计系副教授王爽
同为视觉传达设计系副教授赵迪老师,作为李泽老师的课程思政建设导师,肯定了其在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中的长期努力与显著成效。通过督导听课工作,赵老师发现部分专业老师对课程思政理解存在误区,提出要加强课程思政基础工作建设,强化教师个人价值观引领,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同时,她还强调参加比赛对提升教学经验、推广学校教学理念的重要性。
视觉传达设计系副教授赵迪
广告设计系主任孙犁从实践工作角度出发,分享如何利用游戏化教学和心理测试等互动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阐述将课程思政与学生实际生活、专业学习相结合的经验,强调课程思政要隐性渗透,避免生搬硬套,以激发学生主动性。
广告设计系主任孙犁
服装与服饰设计系何艳迪老师通过分析课程思政的挑战与对策,探讨克服传统思政教育局限性的方法,研究如何将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结合以实现育人目标,以及如何通过课程思政培养学生价值观和职业道德。
服装与服饰设计系教师何艳迪
书法系李遵炜老师结合书法专业,探究书法与课程思政的融合路径,提出可借由对传统书法作品中蕴含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在笔墨间感受中华文化精神内涵,领悟思政价值 。
书法系教师李遵炜
美术系副教授王朝辉老师则对课程思政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分析,王老师强调课程思政应与大中小一体化教育结合,要结合学校特色和学生特点形成独特教学案例,建议教师在课程思政中融入个人价值观,塑造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美术系副教授王朝辉
此次汇报会,为艺术学院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搭建起有效的沟通桥梁,老师们交流经验、剖析问题,共同凝聚智慧力量。未来,学院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探索创新,推动思政元素与艺术专业课程紧密融合,培养更多兼具艺术素养与高尚品德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