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进指导能力 赋能学术成长 | 传播学院召开2026届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专题研讨会
为完善毕业论文(设计)相关要求与流程,提升指导质量,助力2026届学生完成高质量学术成果,10月29日下午2点,传播学院在管理楼109召开2026届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专题研讨会。会议由刘畅院长主持,各系系主任及全体专业教师参会。

首先,刘畅院长介绍了学院2026届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网络与新媒体、传播学、广告学、新闻学、数字出版六个本科专业毕业论文形式的重大调整情况,包括调整背景与意义、前期确定的各专业论文形式、作品应涵盖的核心内容及学生完成作品与创作报告需投入的工作量等关键问题。同时,强调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要立足服务区域经济、匹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结合实际项目需求。

会议中详细部署毕业论文(设计)整体安排,明确各专业作品范围与形式;其中,广告学专业需涵盖广告策划全案、营销策划方案等多方向内容;大数据专业需提交可运行代码及配套视频,并在论文中展示关键代码。网媒、新闻学、传播学、数字出版等专业也相应做出调整。同时,刘畅院长在会议中对作品摘要撰写提出要求,需阐明目标、亮点及解决企业问题的思路方法,强调区分不同专业开题答辩模板。

针对毕业论文、作品等内容,教师展开了深入而细致的研讨。各专业教师结合专业特色与学生实际,围绕核心议题,就作品形式与数量提出方案。经交流讨论,初步确定各专业毕业论文及设计作品的具体形式与数量指标。会后,相关成果将由专人整理并下发至全体教师,为接下来的毕业论文指导工作提供统一而明确的标准与模板。

本次会议形成多项重要决议,确定毕业论文、毕业作品形式及要求,强调教学规范与质量把控。本次会议的顺利召开不仅有助于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更加规范、高效地开展工作,更为学生撰写出高质量的毕业论文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