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加强项目教学包建设的意见

为进一步构建富有我校特色的项目教学包实践教学体系,完善符合从实际岗位及面向的工作任务出发的项目教学包,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完善知识结构、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兼具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素养的全面发展型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以此持续推进学校实践教学的内涵式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1.完善项目教学包项目设置要求

1)紧密贴合岗位工作内容

项目教学包来源项目教学包的本质是以完成一个工作产品(产品、服务、策划或设计方案)为逻辑主线,建构从岗位工作任务需要出发由产品转化为岗位工作任务,再由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任务,由生产项目转化为教学项目。为进一步明确工作产品(产品、服务、策划或设计方案)的真实性,项目教学包要真实反映工作产品(产品、服务、策划或设计方案),从岗位工作任务需要出发,最大限度地贴合工作岗位的职责内容。

2)按需求方要求制定项目交付标准

项目选择应以工作岗位实际需求方的要求为出发点,按照实际需求方的要求制定项目交付标准,确保项目成果能够直接或最大限度地接近应用于实际工作场景。交付标准应明确项目的最终输出形式、质量要求以及时间节点,还应规定阶段性成果的检查点,确保项目按计划推进。通过明确的交付标准,学生能够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有的放矢,同时培养其职业素养和项目管理能力,为未来就业奠定坚实基础。

3)进一步明确项目工作流程

项目教学包的项目(产品、服务、策划或设计方案)要符合生产规律,保证能够按照真实的工作流程完成任务。项目的设计和实施需要模拟实际工作中的各个环节,从需求分析、方案设计、开发实施到测试验收,每个阶段都应遵循行业标准和规范。通过真实的工作流程,学生不仅能掌握专业技能,还能培养项目管理、团队协作和问题解决的能力。同时,教师应在每个环节提供指导,确保学生理解并遵循生产规律,形成符合工作流程的思维方式,最终交付符合实际工作要求的项目成果。

2.进一步明确项目教学包项目的工作流程与课程知识点的关联度

项目教学包的设计与实施应紧密围绕实际生产(工作)流程,确保学生在实践项目教学包过程中能够掌握与之相关的知识点和技能。学生通过了解和实践项目教学包的工作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思维模式。这种以生产(工作)流程为导向的教学方式,不仅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还能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使其在未来的职业岗位上能够迅速适应并胜任工作,从而真正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这需要在设计项目教学包的过程中,明确生产(工作)流程的同时,要清晰地列出与之对应每个任务环节的知识内容和技能目标,形成以项目教学包生产(工作)流程为主线的知识线和以项目教学包教学任务为主线的知识线两条线。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自然过渡。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还能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3.建立学生项目工作进度记录

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工作思维习惯,帮助他们系统梳理各类项目(涵盖产品、服务、策划以及设计方案等)的创作流程,特增设《项目创作过程记录表》。该表格通过规范工作进度记录流程,确保学生能够在每个环节清晰且有效地积累专业知识和技能,逐步构建起个人知识体系。这一举措不仅能够显著提升项目完成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更能助力他们建立起科学的工作思维模式。同时,过程记录所形成的系统性文档,既可为后续的学习与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也为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4.完善项目评分标准

学生项目包完成情况的考核需围绕前期准备、后期成果呈现与最终展示三个核心维度展开。在前期准备阶段,学生需系统记录项目全流程,涵盖需求分析、方案设计、开发实施等环节,确保《项目创作过程记录表》格式规范、逻辑清晰,并体现阶段性成果的标注与反思优化能力。同时,重点考察学生能否主动应用课程知识点(如行业标准、构图原理等)解决实际问题。在后期成果呈现中,项目成果需严格遵循需求方制定的行业标准,确保技术完成度与主题契合度和综合知识运用整合的能力。最终展示环节聚焦职业素养与综合表达能力,要求学生以图文并茂的PPT精准定位项目应用价值,同时突出项目在创新性、美学表现及社会效益上的平衡。整体考核体系以“过程规范-成果质量-职业素养”为闭环,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旨在培养兼具专业技能与跨界思维的应用型人才。

附件:

附件-1: 项目教学包任务书

附件-2: 项目工作进度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