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匠心铸资料,依规范启教学—管理学院教学资料编制培训会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学资料作为知识传承的载体,是教师传道授业的“指南针”,更是学生探求真知的“航海图”。为深入落实辽宁传媒学院“课比天大”的教学理念,上好开学第一课,进一步规范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2月20日下午,管理学院在管理楼405室开展了以“匠心铸资料,依规范启教学”为主题的教学资料编制培训会。管理学院领导班子及全体教师参加本次培训会,会议由刘畅院长主持,郝冰副院长负责培训。

         郝冰副院长聚焦课程大纲、教案、教学日志、教学日历四大核心教学资料的编制标准,详细介绍了教学资料编写的基本规范,包括内容的准确性、创新性、格式的规范性,旨在提升教师教学设计的专业水平。

第一,课程大纲承担着明确育人方向的核心职能,郝冰副院长强调在课程大纲的编写过程中要注意课程大纲教学内容与实际课程内容匹配度,考核方式与人才方案保持一致。并以《非线性编辑》课程教学大纲为例进行详尽解读。

第二,教案编写要避免“教材搬运”现象,需将知识点转化为问题链,精心做好课程设计,包括课程教学要求、重难点、主要教学方法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方案等内容应表述准确,杜绝“教师独角戏”模式,每15分钟需设置互动节点,同时每一堂课要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培育并树立文化自信。

        第三,以教学日志为镜,实时记录折射课堂实效,郝冰副院长强调要发挥教学日志的教学“诊断仪”作用。做好每一节课程的过程留痕,对缺勤超3次学生启动学业帮扶机制。

第四,教学日历在编写过程中要以时间为轴,按照日期实际教学周次书写。授课内容章节名与课程大纲保持一致,且各行章和节内容书写完整,同时要注意在编写过程中标注法定假日、复习周等特殊节点。

最后,刘畅院长做总结,她强调教学文件体系建设是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基础工程,需要以工匠精神雕琢每个教学环节。同时号召全体教师与时俱进,在面对人工智能催生的教育变革中拥抱AI,将课程与AI相结合,打造精品课程。

此次教学资料编写培训会不仅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资料编写能力,也进一步帮助教师们深入地理解了教学资料编写的重要性和规范要求,掌握实用的编写技巧和方法。这对于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编辑 | 王智敏

三审 | 郝 冰 贺苗苗 刘 畅

三校 | 郝 冰 贺苗苗 刘 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