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概况
AI数媒学院简介
AI数媒学院承学校“为国家培养人才,为行业输送精英”的办学理念,始终践行“志存高远,德能日进”校训,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旨在为国家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业能力、创新意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数字媒体人才。学院现设有数字媒体技术、艺术与科技、虚拟现实技术三个本科专业,以及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专科专业。其中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是辽宁省高校一流本科示范专业;艺术与科技专业是辽宁传媒学院校级特色专业,现有在校生1500余人。
AI数媒学院拥有来自美国旧金山艺术大学、英国布里斯托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等多所国内外名校的博士、硕士学历的高水平双师型师资队伍。学院现有专兼职教授、副教授、讲师职称教师共计42人。
三、教育教学
AI数媒学院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深度落实基于OBE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以就业需求为导向,突出应用能力为培养核心;全面构建“项目教学包”课程群体系,以实际项目为载体,有效提升教学效果,获批多门省级一流课程;同时,学院实践教学设施完备,校内拥有一流配置的苹果非线编室、戴尔渲染集群、Wacom手绘实训室、动作捕捉实训室、拟音实训室、影视后期制作、艺术与科技全息投影交互实训室、虚拟制片工场等各类数字化的实践场所,为学生专业技能提升提供强有力保障。
四、校企合作
学院持续加大校企合作力度,采用校企合作“定制式”培养模式,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与北京虚拟动点科技有限公司、沈阳万泓、沈阳视界树、沈阳多米科技、北京若森数字科技、沈阳漫步云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杭州游戏科学、AM Model 摩达(杭州)等70余家国内知名企业开展深度合作。以企业项目对接岗位、专业对接行业为中心,通过“本科人才第三学期定向分流培养、阶段项目教学包成果转化、校企合作定制培养”三种培养形式助力学生高质量就业,历年毕业生就业率持续在97%以上。
五、科研工作
AI数媒学院贯彻落实国家文化“新基建”政策,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坚持科研反哺教学,积极探索中华历史文化的数字保护与传承,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构建历史文物数字化传播推广体系。学院成立历史古迹数字化保护科研所,利用三维数字技术手段,开展濒临消亡历史古迹的数字复原工作,已完成30余项省市研究课题,并为多项古文物遗址的实体复原工程提供数据支持。2019年,科研所利用现代三维数字技术手段,成功复原了位于沈阳市沈北新区石佛寺村的石佛寺塔(辽早起,1074年),查阅历史档案,开展深入调研,使用 3D 建模、3D 动画制作、数字雕刻等技术,对已剩残垣断壁石佛寺塔进行 VR 复原,实现虚拟场景中游览石佛寺塔,使观者可以领略千年古迹的历史原貌,也为沈北新区政府古塔实体修复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2021年初,受中国锡伯族博物馆委托,科研所承担中国锡伯族数字展厅设计工作,全面融入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等现代科技元素,丰富互动展示手段,提升游客视听体验,进而实现锡伯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保护、活态传承与推广。设计方案得到省市领导高度认可,《中国锡伯族博物馆数字升级项目》别列入沈阳“百馆工程”重点项目。2022年3月《中国锡伯族博物馆数字升级项目》我校成功中标,现已对外开放。
同年,AI数媒学院也承担沈阳非遗数字博物馆建设工作,牵头成立非遗数字博物建设团队。沈阳非遗数字博物馆是沈阳市“百馆”工程之一,也是全国首个非遗数字博物馆。“以馆育人,以馆 弘文”,博物馆划分为“奉天承艺、古艺薪声、盛京味道、匠心筑梦”四个主题展厅,意蕴生动的非遗藏品为您再现传承人精淇技艺和执着坚守的工匠精神; VR虚拟仿真、AR增强现实、AI人工智能等前沿数字技术打造“沉浸式”的视觉盛宴,为数字博物馆建设贡献技术力量。
六、学生成果
AI数媒学院学生竞赛成果丰硕,学生参加国际级专业比赛获奖50余项,国家级省级专业比赛获奖500余项,参加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国家级省级获奖50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