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面 书香满园 | 马院组织教师读书分享暨教学研讨活动

四月的校园,春意正浓。和煦的阳光洒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微风轻拂,带来阵阵花香与书卷的气息。为持续推进“书香马院”建设,提升广大教师的知识底蕴和文化内涵,增强思政教学的活力与深度,马克思主义学院于4月16日下午在图书馆613会议室组织教师读书分享暨教学研讨活动。

本周的“悦读经典·书香马院”活动由学院青年教师关旭为大家带来她阅读《新中国极简史》的读书感受。

《新中国极简史:1949至2019的年度故事》以编年体为形式,以年份主题词为着眼点,以讲故事、述历史为叙述方式,全景式描绘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伟大历程。书中突出体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伟大功绩,生动展现了70年来中国社会翻天覆地的发展变化,尤其是对新时代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给予了浓墨重彩的描写。本书运用大量鲜活生动的事例和细节,印证和说明新中国建设、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历史必然。作者陈晋,中央文献研究室原副主任,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副会长兼毛泽东思想生平研究会会长。著作有《毛泽东的文化性格》《从五四运动到改革开放》《世纪小平》等,并担纲《毛泽东》《邓小平》《周思来》《新中国》《大国崛起》等10余部大型电视文献片的总撰稿。主要论著和影视作品多次获中国图书奖、国家图书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电视金鹰奖、电影华表奖等。作者长期从事中共党史和中共领袖人物的研究,对把握新中国70年的历史进程和发展走向,具有视野宏阔、站位清晰、评议精到、叙说得当的独特优势。是近年来进行党史、国史教育的一部不可多得的生动教科书。

在教学研讨环节,裴院长重点谈到了思政网络精品课建设问题。在当今数字化时代,高校思政教师通过创新教学方式和利用网络平台,可以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网红”教师。教师可结合热点话题,将社会热点、网络流行文化等融入教学内容,使思政课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教师教学中可采用多样化教学形式,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视频、图片、动画等,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同时,可以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互动式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教师在教学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也非常重要。用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语言讲解思政理论,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增强课堂的吸引力。

裴院长希望马院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可利用网络平台建立个人品牌,在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平台上开设个人账号,制作简短精炼、内容丰富的短视频,讲解思政知识点、分享教学心得或讨论热点话题,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升教学效果、扩大教学影响力,打造现象级的“网红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