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笃实 久久为功︱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应用型大学建设研讨会

为巩固成果、凝练提升,持续推进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工作迈向新的高度。及时将前一阶段“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研讨的成果转化为教学改革、科研改革、实践教学成果,尽快出台《马克思主义学院高水平应用型学院建设方案》,4月21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全体教师开展推进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研讨会,研讨会由裴宇星院长主持。

裴院长在研讨中首先说道,推进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并非一日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要做到守正笃实、久久为功。在实践中要做好“五个转向”。一是办学理念应转向“应用型”。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的核心就是应用型,这个应用型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地方高校要服务于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另一方面是培育应用型人才。二是教学理念应转向“学生为中心。课程设置、社会实践等环节的设置,都是要突出大学生能力的培养,要让大学生能学习、会学习、能适应,突出应用导向。三是专业结构应转向地区经济需要。地方高校在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中,需要依据本地区经济结构的发展和变化,以社会需求和社会发展为导向,调整专业设置。四是师资结构应转向双师型。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就业适用性和提升应用性,高校应配备一定比例的产学研合作能力强以及实践能力强的教师。五是培养模式应转向产教融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地方高校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目标,同时也应是其人才培养的核心教学模式。

宋蓓蓓老师在发言中说,应用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符合行业企业发展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这类人才应当具备较鲜明的职业精神;对相关行业具有较深入的认同感;具有相应的专业技能或管理素养。这就要求我们优化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在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中要处理好几个关系:一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在理论课程的选择上坚持精选、够用的原则,实践教学要保证获得岗位深度体验的效果。二是专业培养目标与行业人才需求素质的关系。三是基础知识学习与行业文化素质培育的关系。

尹丽娜老师认为,改革育人模式是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的首要任务。办应用型大学不能只是“贴标签”“换旗帜”,必须在某种意义上实现脱胎换骨的改造,要实现思想观念上的转变,制度政策上的创新,是一项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

齐琳老师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角度谈了个人的认识。她说,毕业生的精神状态和言谈举止、处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与人合作的态度与方式、掌握技术业务的娴熟程度都是用人单位高度关心的,决定着对学校教育和学生水平的评价结论,而这些素质的培养要靠在学校期间进行强化熏陶和训练。

刘向维老师就齐琳老师的观点进一步说道,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学生应具备的核心素质:即学科特点——基础扎实,视野开阔,善于拓展;专业特点——自我定位准确,实践意识突出,作风干练踏实;能力特点——全局意识,团队意识,协作精神。

王准老师认为应用型大学建设应突出“能力导向”。应用型大学更加强调学生应用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要走出课堂、走入社会,提升自身实践能力。“以学生为中心”应成为应用型高校教育教学的中心思想。在应用型大学实践中,已有一些成功的做法,通过“翻转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比如“小班化教学改革”以“大班上课+小班研讨”形式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式教学改革。还有些应用型高校增加了实地考察、实践教学、见习实习课时比例,有效提高了学生应用能力。

 

林昕老师谈到大学与区域社会经济的关系时说道,应用型大学应紧密结合地方经济、文化等特点,发挥地方自然资源优势,将办学理念、办学方向真正融入地方。扎根“本土”是建成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必然要求,扎根“地方”也是建成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建设策略。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相融合不同于一般产教融合,其更加强调区域意识和区域特点,利用区域资源,反作用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高校应当根据学校办学基础、办学环境,将学校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相结合,立足地方,服务地方。将学生培养为符合地方产业发展、满足地方企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直接参与所在专业领域的生产,为企业行业发展出谋划策,是应用型大学立足地方的应有之义。

李婷婷主任就课程思政与学生素质培养的关系谈了自己的认识。她说:课程思政在应用型大学育人中作用突出、效果直观。应研究思政课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着力点与特色,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和崇德修身教育放在人才培养重要位置。紧密结合学生的特点,研究思政课如何融入专业教学中,引导学生认知并接受行业和产业的道德规范,把政治思想品德教育与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以及对行业产业的事业心的培养紧密结合起来。还应该把校训、校歌、校园特色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